最近有一位大学朋友决定休学了。相信他是经过深思熟虑,也是去意已决,所以我们也不再劝留,即使劝也没用了,我们能够做的是祝福,希望他可以走得更远。在将近四年的大学生涯以来,包括这位朋友在内,我总共遇见了三位停学念头非常强烈的同学,但有勇气做出如此决定的朋友,这是第一次。
大学的第一学年,一位算是很熟的朋友挨过了第一个学期后,由于成绩不是很理想,所以有了退学的念头,再加上所念的科系是自己完全没有兴趣的,所以这个念头就越来越强烈了。但在中学时期,他应该是一位典型的乖小孩,学业成绩都蛮不错的,所以有着类似乖小孩包袱的人,即使休学念头再强,都会因为家庭压力而停止转换跑道。后来,他能够做的就是更加努力,然后做到至少不输人太多,也坚持了下来~~
另外一位停学念头很强的朋友会有类似想法则不是因为不喜欢自己的科系或者不喜欢读书,而他排斥的重点只在于不能接受填鸭式的考试制度。他是一位很爱学习的人,对自身科系又有一定的热忱和兴趣,每次和他谈起关于他科系的东西时总是精神奕奕,但要是谈到关于考试和作答方式,那肯定是埋怨的。虽然多次有停学的念头,但也许是对未来的方向并不明确,又或许是对知识的渴望,所以将近四年了,他还是一次次的熬过了这些考试。
这位做出停学决定的朋友,我想让他做出决定的主要原因除了是没兴趣或对教育没信心以外,年龄也扮演着很重要的因素吧。在我国,正常情况下的国立大学毕业生一般是23-24岁,这是正常情况,如果升学路上有一些小插曲,那就不只是这个数字了。20-30岁这段年龄应该是人生事业打拼的黄金年龄,如果超过一半的时间呆在校园,那确实是可惜的。
除了这三位朋友,我自己本身的停学意识在某段时期也是很强烈的。不过我一开始上大学的目的是很明确的,至少我要以一张文凭让家人对我有一定的肯定和支持,所以这段路虽然被没兴趣的科系,对填鸭式教育不懂如何应对,无助,失望等等的考验障碍着,但是这段路还是要走的。
社会上曾多次举例说有不少名人或成功人士如Steve Job, Mark Zulkerberg 等人都是停学者,但他们还是成功了~~他们成功的重点不在于停学,停学只是大家巧合的一个共同点;当然如果目标动机明确,那停学也不一定是不好的决定。现今社会,尤其在东方国家,教育制度日渐落后,让很多有独立思想者有停学念头,这也是难免的~~
中途转换跑道,如果前方的路是明亮的,那就去吧~~如果看不见前方路,那请三思 :)
Sunday, March 9, 2014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